查看原文
其他

知名作家们纷纷拿起了画笔

2015-11-14 周国平

作家们的自画像

村上春树(1949—)

日本小说家、美国文学翻译家。热爱音乐。29岁开始写作,第一部作品《且听风吟》,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,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《挪威的森林》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,广泛引起“村上现象”。村上春树的作品展现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,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。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“二战后时期作家”,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。


代表作:《挪威的森林》、《1q84》等。



查理·布考斯基(1920—1994)


德裔美国诗人,小说家和短篇小说家。Bukowski的写作风格严重的受到了他在洛杉矶家乡的地理和气氛的影响,特点是侧重于描写生活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贫困美国人、写作行为、酒、与女人的交往、苦工的工作和赛马。他的作品很多,有数以千计的诗,数以百计的小故事和6篇小说,最终拥有60多本图书出版。1986年,《时代周刊》称他为一个“美国下层阶级的桂冠诗人”(laureate of American lowlife) 。


代表作品:《苦水音乐》



理查德·耶茨(1926—1992)


美国小说家,生于纽约州扬克斯市,一生落魄不堪,烟鬼兼酒鬼,共著有长篇小说7部,短篇小说集2部。作为二十世纪中叶美国主流生活的忠实记录者,批评家们将他与契诃夫、菲茨杰拉德、约翰·契弗相提并论。1961年,其极富盛名的处女作《革命之路》(Revolutionary Road)发表,引起轰动。


代表作品:《革命之路》、《十一种孤独》。



杜鲁门·卡波特(1924—1984)


美国当代著名作家。1924年出生于新奥尔良,幼年身世坎坷,11岁开始文学创作。1958年成名作《蒂凡尼的早餐》问世,奠定了“战后一代最完美的作家”地位。1984年8月25日,卡波特因用药过度,猝死于洛杉矶友人家中,留下这样一句话:“我是个酒鬼。我是个吸毒鬼。我是个同性恋者。我是个天才。即使如此,我还是可以成为一个圣人。“


代表作品:《蒂凡尼的早餐》、《冷血》。



斯蒂芬·金(1947—)


当代惊悚小说之王,通俗小说大师,编过剧本,写过专栏,执过导筒,做过制片人,还客串过演员。1947年出生于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,后在缅因州州立大学学习英国文学,毕业后因工资菲薄而走上写作之路。20世纪70年代中期,斯蒂芬·金声名渐起,被《纽约时报》誉为“现代惊悚小说大师”。2003年获得美国文学杰出贡献奖章。


代表作:《肖申克的救赎》、《闪灵》、《黑暗塔》系列。



亨利·米勒(1891—1980)


美国“垮掉派”作家,是20世纪美国及世界重要的作家之一,同时也是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和业余画家。其阅历相当丰富,从事过多种职业,并潜心研究过禅宗、犹太教苦修派、星相学、浮世绘等稀奇古怪的学问,被公推为美国文坛“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”的一位怪杰。


代表作品:《北回归线》、《南回归线》。



杰克·凯鲁亚克(1922—1969)


美国“垮掉的一代”的代表人物。1922年3月12日生于马萨诸塞州洛厄尔,父母为法裔美国人。1950年,第一部小说《乡镇和城市》出版。1957年的《在路上》问世后,他成为“垮掉的一代”的代言人,跻身二十世纪最有争议的著名作家行列。他以离经叛道、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与文学主张,震撼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主流文化的价值观与社会观。凯鲁亚克在小说中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自动写作手法——“狂野散文”,他的“生活实录”小说往往带有一种漫无情节的随意性和挑衅性,颠覆了传统的写作风格。其疏狂漫游、沉思顿悟的人生成为“垮掉的一代”的一种理想。
代表作品:《在路上》等。


库尔特·冯内古特(1922—2007)


20 世纪美国最重要、最有影响的黑色幽默文学代表作家。1922年11月11日出生于印第安纳州首府印第安纳波利斯市一个德裔美国人家庭,他是第四代移民。他从50年代起开始发表短篇小说,60年代起开始出版长篇。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,在灾难、荒诞、绝望面前发出笑声。这种“黑色幽默”风格始终是冯内古特小说创作的重要特质。


代表作:《五号屠场》、《众生安眠》等。



玛格丽特·阿特伍德(1939—)


加拿大著名小说家、诗人、文学评论家,1939年11月18日出生加拿大首都渥太华,七岁时,全家移居多伦多。读于里赛高中时即展露文才,在校刊发表散文及诗作,之后就读多伦多大学的维多利亚学院,师事诺若普·佛莱等教授。她曾四次提名英国布克奖,2000年终于以小说《盲刺客》摘得这一桂冠。在近半个世纪以来,这位获奖无数的“加拿大文学女王”却独缺一座诺贝尔文学奖。
代表作:《盲刺客》等。


雷蒙德·卡佛(1938—1988)


美国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、诗人,美国“极简主义”代表作家,并被誉为“新小说”创始者。1938年5月25日出生于俄勒冈州克拉斯坎尼镇。卡佛人生的前一半充满了苦难与失望。失业,酗酒,破产,妻离子散,友人背弃,坠入人生之谷底。晚年文学声名渐高,却罹患肺癌,五十岁便英年早逝。卡佛一生作品以短篇小说和诗为主。


代表作:《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说些什么》、《大教堂》等。



威廉·巴罗斯(1914—1997)


美国作家,与艾伦•金斯堡及杰克•凯鲁亚克同为“垮掉的一代”文学运动的创始者。被誉为“垮掉的一代”的精神教父和美国后现代主义创作的先驱之一。晚年涉足演艺界,创作流行歌曲,拍电影,绘画,还为耐克运动鞋在电视上做广告,几乎无所不为。


代表作品:《裸体午餐》等。



戴维·赫伯特·劳伦斯(1885—1930)


是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,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。主要成就包括小说、诗歌、戏剧、散文、游记和书信。劳伦斯的作品过多地描写了色情,受到过猛烈的抨击和批评。但他在作品中力求探索人的灵魂深处,并成功地运用了感人的艺术描写,因此,从他生前直到迄今为止,他的作品一直被世界文坛所重视。


代表作品:《恋爱中的女人》、《查泰莱夫人的情人》等。



艾伦・金斯伯格(1926―1997)


美国“垮掉一代”代表诗人,二十世纪著名诗人之一。五十年代初便以其反主流文化、惊世骇俗的长诗《嚎叫》一举成名。1974年获美国全国图书奖,人选美国艺术文学院院士,1995年获美国普利策诗歌奖最后提名。


代表作品:《嚎叫》等,中文简体版作品主要出版方为四川文艺出版社。



科马克·麦卡锡(1933—)


美国小说家和剧作家。1933年7月出生于美国罗德岛。90年先后出版了"边境三部曲",奠定了他作为当代美国西部文学大师的地位,被誉为"当代在世的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"。2007年凭借《路》获普利策小说奖。由《老无所依》改编的同名电影力夺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项重量级奖项,被誉为“当代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”以及海明威与福克纳唯一的继承者。


代表作:《路》、《老无所依》、《血色子午线》等。



安东尼·伯吉斯(1917—1993)


英国当代著名文学家、作曲家和文学评论家。早年在大学攻读文学,做过钢琴师,进过情报部门。20世纪60年代被诊断患脑瘤,从此隐居,专事文学创作。后得知脑瘤纯属误诊,但其文学创作一直延续。一生发表作品几十部,以《发条橙》最为著名、最具影响。


代表作:《发条橙》、《莎士比亚》。



约翰·厄普代克(1932—2009)


美国当代文学大师,小说家、诗人、剧作家、散文家和评论家,两获普利策奖、两获国家图书奖以及欧·亨利奖等十数次奖项。“性爱、宗教和艺术”是厄普代克毕生追求的创作标的,“美国人、基督徒、小城镇和中产阶级”则是厄普代克独擅胜场的创作主题,他由此成为当之无愧的美国当代中产阶级的灵魂画师,被誉为“美国的巴尔扎克”。


代表作:兔子四部曲等

本文选自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

如有问题,请联系公众平台,将及时做出处理




周国平公众号作品,欢迎转发

有事请写邮件至:

或:QQ3307372046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